中國鋼鐵新聞網 中國冶金報
記者 郭達清 朱曉波 報道
3月24日,剛剛參加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石道成(Jakob Stausholm) 舉行媒體見面會,就全球經濟形勢、新能源、鐵礦石等熱點問題接受了《中國冶金報》等媒體的采訪。

2024年力拓各項目標取得扎實進展
石道成介紹,在2024年期間,力拓一直圍繞四大業務目標銳意進取,并且取得了扎實的進展。
首先,力拓專注于繼續以安全的方式生產運營,部署力拓安全生產系統(SPS)。去年,力拓在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降本增效。
第二,力拓實現優異的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表現。力拓依然堅定地致力于碳減排。去年,力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范圍1和范圍2的碳排放都顯著下降。力拓越來越有信心在2030年甚至更早實現碳減排50%的目標,而這也極具經濟意義。
第三,作為立足長遠的企業,力拓正在為未來的長期發展進行投資。目前,力拓位于蒙古國的奧尤陶勒蓋(Oyu Tolgoi)銅礦正在提產,待達產后,該礦將成為全球第四大銅礦,而2025年的產量將較去年提升50%。力拓目前最大的項目是位于幾內亞的西芒杜(Simandou)高品位鐵礦石項目。力拓正在與3家中國合作伙伴一道以令人矚目的速度推進建設。
第四,力拓始終致力于加強社會許可。“這對采礦業來說并非易事,但與當地社區、原住民的密切合作對力拓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我認為,在這方面,力拓在2024年也取得了良好進展。”石道成說。
中國5%經濟增長目標的信心令人鼓舞
石道成表示,中國經歷了幾十年的非凡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的中心,力拓大部分客戶都來自中國。因此,中國對力拓來說至關重要,貢獻了力拓(超過)57%的營收。力拓也持續擴大在中國的采購,去年力拓在華采購額突破了42億美元。
力拓正在加強與中國在能源轉型領先技術方面的合作,將前沿的創新成果帶入力拓全球運營,來提升力拓的生產效率,促進可持續性與業務韌性。
面對全球經濟面臨的多重挑戰和不確定性,石道成認為,世界確實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這當然是力拓等企業所不愿意見到的。但同時,世界依然在發展,中國也依然在發展。實際上,中國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中國政府今年剛剛制定了5%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這一目標的設定,讓我看到了中國政府對于經濟發展更大的信心。“我相信這將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創新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中國的創新發展令我感到非常震撼。此次來華期間,我與一些領先的電動車企業進行了交流,能深刻地感受到這種創新發展是勢不可擋的。”石道成說。
2024年,力拓對華鐵礦石供應量突破40億噸。對于這一里程碑事件,石道成表示,能夠為中國工業發展的巨大成就貢獻綿薄之力,力拓深感自豪。但同時,這也意味著責任,因為這一貿易體量是巨大的。如何減少環境足跡、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是力拓以及力拓鋼鐵行業的客戶所共同肩負的責任。因此,力拓當前的工作重點不僅在于降低自身運營業務的碳排放,更致力于協助客戶減少間接的范圍三排放。力拓與中國的合作不止于鐵礦石,力拓與河鋼集團近日簽署了一項價值鏈脫碳合作諒解備忘錄。“我認為,中國鋼鐵行業在全球碳減排方面起著領頭羊作用,而力拓也非常希望參與其中。”石道成說。
近年來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出臺了很多開放政策,包括自貿區政策,穩外資20條,以及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等。對此,石道成表示,總體而言目前中國的營商環境非常好。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開幕式上,李強總理的演講也進一步加深了與會者對這些政策的認知。中國對實現5%經濟增長目標的信心令人鼓舞,這一目標的實現既需要刺激內需,也要吸引外資。對力拓而言,力拓的貿易往來一直很順暢。中國持續的擴大開放有助于促進經濟增長,而這也將帶動對力拓所提供產品的需求。
力拓正在進一步實現業務的多元化
2025年底西芒杜鐵礦即將投運發運鐵礦石,這一項目也受到了業內廣泛關注。
石道成介紹,西芒杜項目目前進展非常順利。力拓都致力于以安全的方式、按照最高的ESG標準來執行這個項目,同時項目執行速度也令人驚嘆。目前項目正進入最關鍵階段,施工量最大,但依然每周都在按部就班地順利推進。預計第一船鐵礦將按計劃于年底前順利發貨。
據介紹,目前從投入資金來看,鐵礦石業務占力拓業務總量的30%到40%。但從利潤來看,占比會更大。因為與許多競爭對手相比,力拓的成本更低,所以盈利表現一直很好。
與此同時,力拓正在進一步實現業務的多元化,在銅、鋁、鋰方面不斷發展,以打造更為強勁有韌性的業務,降低對于鐵礦石價格的依賴。
他舉例,在2024年,全球鐵礦石的價格比2023年每噸大概降低10美元,但力拓依然獲得了更高的現金流,這正是因為力拓在鋁和銅業務上的增長超過了鐵礦石收入的下降。
同時,過去兩年力拓集團對鋰業的布局有所加碼。對此,石道成認為,未來全球對鋰的需求會不斷增長。
力拓最先關注的是,哪一種類型的電池技術會占據主流。這個問題目前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力拓堅信,對于任何一種電池的解決方案來說,鋰都是不可或缺的,這也是為什么力拓選擇了鋰,而非鈷或鎳。
其次,力拓一直在尋找能以最低成本和最低環境影響的方式,規模化提取鋰的地方。因此,力拓選擇了南美洲的鹽湖地區。而對阿卡迪姆鋰業的收購,則是力拓進一步進入鹽湖提鋰領域,尤其是在澳大利亞。
目前,全球鋰的年需求量大約在100萬噸,未來有可能增長至400萬至500萬噸,這意味著需要開發更多的新礦。盡管當下鋰價較低,但未來的需求是確定的,力拓相信自己對市場的預測,并積極尋找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