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趙萍 杜笑 報道
康瑞鑫 攝影 中國二十二冶 供圖

圖為會場
為推廣交流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創新成果,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為鋼結構建筑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引擎、發展新動力,4月8日—9日,以“促進產業協同 創新引領發展”為主題的首屆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創新成果推廣交流會在河北唐山召開。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張成中;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副會長夏農;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冶集團)董事長陳建光等出席會議。
會上,陳建光,唐山市副市長劉浩峰致辭;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鋼鐵處王珂,河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翟增軍,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張強、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級領導宋向黨講話;夏農、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武振、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原會長郝際平分別做主旨報告。23家單位代表分享了各自在鋼結構建筑領域的創新成果,內容涵蓋高性能高效能鋼材、部品部件、鋼結構加工、鋼結構建筑設計、標準、建造、檢驗檢測、房地產等。中鋼協規劃發展部主任王濱、中國二十二冶科技質量部副部長朱立雷分別主持了上、下午的會議。

圖為陳建光

圖為劉浩峰

圖為王珂

圖為翟增軍

圖為張強

圖為宋向黨

圖為夏農

圖為武振

圖為郝際平
夏農表示,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鋼結構建筑具有跨度大、強度高、抗震性能優越、空間布局靈活、室內面積增加、裝配便捷高效、施工污染減少、節能降碳突出、可循環利用等優勢,很多方面契合“好房子”標準,能夠適應人民群眾對高品質居住的需要。他指出,未來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鋼結構建筑面臨良好的宏觀環境和發展機遇。鋼結構建筑特別是鋼結構住宅今后一定會是我國建筑產業鏈提質升級的新賽道、地方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但也要客觀面對當前存在的問題,目前鋼結構建筑特別是鋼結構住宅還存在短板弱項,如缺乏綜合成本優勢、上下游協同性不強、缺乏產業鏈龍頭企業、鋼鐵材料標準與住宅設計用鋼標準銜接不夠緊密、專業人才不足、典型示范項目效果不夠明顯、政策支持不夠具體有力等。
“為推動鋼結構建筑高質量發展,國家有關部委正在積極研究解決有關問題。”夏農強調,一是需要鋼結構建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出謀劃策、改革創新、攻堅克難,補短板、鍛長板,提升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質量和水平,為解決這些問題做出積極貢獻。據調研,從鋼結構建筑看,雖然已經形成鋼材建材、鋼結構、建筑設計、施工建造、運行維護等完整產業鏈,但仍存在明顯不足。以鋼結構建筑終端產品——房屋出發,組織開展貫穿全產業鏈的溝通交流合作的活動偏少。鋼結構建筑產業鏈缺少像整車制造企業一樣的龍頭企業,規范約束、整合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以鋼鐵材料為例,目前我國60%~70%的建筑鋼材通過流通領域進入市場,供需雙方不見面,更談不上提供高質量服務、滿足下游企業消費需求。二是推動創新成果應用,激發創新活力,以守正創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突破鋼結構建筑特別是鋼結構住宅發展瓶頸,引領鋼結構建筑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他還特別引用中鋼協黨委書記何文波說過的一段話,“在這個世界上,一切有力量、有高度的現代建筑和人工物體,無一不是鋼鐵的杰作。是鋼鐵支撐起這個世界,也是鋼鐵改變了這個世界。”他表示,中鋼協將一如既往地做好產業合作的橋梁和紐帶,繼續與有關方面協作,每年在唐山召開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創新成果推廣交流會,舉辦鋼鐵企業總工程師與建筑設計師峰會,組織“建筑設計師鋼鐵企業行”活動,在上海舉辦第二屆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展覽會暨百企論壇等,加快推進產業融合和協同創新,為建設“好房子”貢獻鋼鐵力量。

圖為王濱

圖為朱立雷
與會嘉賓還指出,鋼結構建筑具有綠色環保、施工周期短、空間利用率高等諸多優勢,完全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新發展理念。此次會議是在優化鋼結構建筑綜合成本、相關新材料產品開發、技術突破、體系優化、模式創新等方面進行的積極探索,是促進鋼鐵行業穩定增長、擴大需求的重要舉措,對構建鋼鐵產業協同創新生態圈,推進全產業鏈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圖為中建標協 董超《<鋼結構設計標準>適用鋼材標準情況及鋼材抗力分項系數確定方法改進探討》

圖為寶鋼建科 馬樹新《高強鋼結構建筑實踐案例分析》

圖為鋼結構中心 王月棟《耐候鋼——建筑鋼材升級的綠色解決方案》

圖為中國二十二冶 張曉峰《“快·綠·智”中冶鋼結構裝配式“好房子”的未來建筑公式》

圖為無錫同濟鋼構 殷詩寶《裝配式勁性柱-鋼梁框架結構的技術與應用》

圖為鐵木辛柯 景亭《面向建造需求的鋼結構精細化設計與性能化設計》

圖為香港理工大學 鐘國輝《高強鋼趨勢和應用技術研究(690 & 960兆帕高強鋼在港澳特區的建築工程應用)》

圖為首鋼建設郭中華《首鋼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創新成果》

圖為包鋼股份 梁正偉《包鋼新型稀土鋼結構用H型鋼的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圖為馬鋼有限 陳輝《材料助力結構優化 創新提升綠色發展——馬鋼熱軋H型鋼在鋼結構建筑中創新應用》

圖為山冶設計 王士奇《異柱格墻內藏型工業化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

圖為津西綠建 趙一臣《津西JST體系與模塊化技術突破》

圖為建誼集團 蒲育強《裝配式鋼框架-防屈曲鋼板剪力墻結構建筑體系》

圖為中國二十二冶 于暢《中國二十二冶鋼結構數字化應用實踐與探索》

圖為包鋼西創 付國忠《高強度稀土鋼在大懸挑鋼結構建筑中的應用技術》

圖為上海寶冶 吝健全《智能建造助力鋼結構高質量發展》

圖為中冶鋼構 吳春華《連續焊接高肋不銹鋼屋面制作與安裝技術》

圖為中冶賽迪 沈琪雯《新型鋼結構技術和材料工藝》

圖為中冶京誠 李家富《增強約束鋼管混凝土框架—筒體結構體系技術》

圖為泰大創新 程俊《超級框架結構體系及相關降本技術》

圖為北京首豪集團 徐春寶《綠色圍護墻體新體系》

圖為新宇彩板 干德琨《鋼結構用涂鍍鋼板的技術成果及應用》

圖為遷安商務局 王曉飛《遷安市鋼結構產業招商推薦》
以上為23家分享創新成果單位代表
據悉,此次會議由中鋼協、唐山市人民政府、中冶集團、裝配式鋼結構民用建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中國二十二冶、河北鋼結構行業協會承辦,來自鋼結構建筑產業鏈上下游相關領域的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產及施工企業等的代表約500人參會。